房天下> 正文

中关村贵阳科技园 打造"双示范"区

房天下贵阳二手房网  2013-09-09 10:54:00  来源:贵阳新闻网
[提要]中关村贵阳科技园构建一城两带 打造“双示范”区。中关村贵阳科技园,是我国首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首个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城市的强强联合,是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双生态系统”的完美结合。

中关村贵阳科技园 构建一城两带 打造“双示范”区

9月8日上午,贵阳市人民政府、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共同为“中关村贵阳科技园”揭牌,这标示着贵阳在生态发展、转型发展、升级发展之路上迈出了新的步伐。

中关村科技园区是国务院确定的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贵阳市是国务院确定的个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城市。为实现中关村打造全球最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贵阳建成生态文明示范城市的战略目标,贵阳市与中关村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在贵阳建设“中关村贵阳科技园”,共同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中关村贵阳科技园,是我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城市的强强联合,是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双生态系统”的完美结合——

贵阳市将借鉴中关村在产业优化升级、产业自主创新等方面的经验,贵阳在努力提升传统产业的同时,将着力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方面狠下功夫,打造贵阳经济“升级版”,真正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的有机统一、互动双赢。

中关村将站在发展大局和总体战略的高度,与贵阳市在创业生态系统构建、产业对接、科技金融、现代服务业等方面,深度对接合作需求、优化资源配置、创新合作模式,吸引创新要素集聚贵阳,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

根据规划构想,“一城、两带”的空间结构,将成为中关村贵阳科技园主要的空间布局,“我国西部地区自主创新和生态文明发展‘双示范’区”、“中关村发展战略布局的先导区”、“具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基地”,将是“中关村贵阳科技园”的发展定位。

为了支撑园区的产业发展,贵阳市还将着力构建航空、铁路、公路等为一体的综合交通体系,并完善现有水、电、气等能源供应体系,以加强中关村贵阳科技园的要素保障。

创新驱动谋共赢,区域合作促跨越。贵阳与中关村联合打造“中关村贵阳科技园”,是把握经济发展内在规律、站在新的战略高度作出的创新选择。通过优势互补、深度合作,一定能创造出“1+1>2”的倍增效应,一定能在推进创新驱动、建设生态文明中作出有益探索、创造成功经验、实现双赢发展。

历史的机遇和现实的抉择促成了“中关村贵阳科技园”的诞生。我们深信:“创新驱动”和“生态文明”的强强联合,必将结出“双赢”的硕果。

A、贵阳有建设“中关村贵阳科技园”的发展条件

■贵阳在区域产业发展中的地位

国家、贵州省和黔中经济区均要求贵阳市在区域经济产业发展中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率先实现转型升级。

■产业发展基础

△经济产业快速发展,形成六大特色支柱产业。贵阳市经济发展增速高居省会城市前列,2012年GDP为1700亿元,比上年增长15.9%,三次产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为4.2:42.2:53.6,目前已初步形成十二个产业园区以及六大特色支柱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初具规模。2012年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达601亿元,比上年增长21%。目前,全市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32家,产业规模占全省的59%。

△现代制造业发展势头强劲。以交通运输设备、电子电气设备为主的现代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723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9.3%。

■城市发展优势条件

△生态环境优势突出。“中国森林之城”、“中国避暑之都”,两条环城绿带省会城市独有。

△交通区位优势不断提升。近年来,随着龙洞堡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完成,贵广、沪昆、渝黔、成贵等高速铁路的规划建设,贵惠、贵黔、贵瓮等高速公路的建设,贵阳市作为西南地区交通枢纽的地位将进一步提升。

△科技研发具备一定基础。贵阳市拥有一大批科研创新单位,初步形成产学研结合的科研创新体系。

△政策优势不断提升。享受国家和省级的多项财政、人才、金融、税收、产业、技术、土地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人文优势不断凸显。具有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多元的人文环境。

B、“中关村贵阳科技园”的空间布局规划

■发展定位:我国西部地区自主创新和生态文明发展“双示范”区;中关村发展战略布局的先导区;具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基地。

■构建“一城、两带”的空间结构

一城(科技创新城):包括老城区、观山湖区和高新区核心区。

两带(实体经济带):北部高新技术产业及资源深加工产业带,包括高新区、综合保税区、新天、清镇、修文、息烽、开阳等若干园区。

南部现代制造业产业带,包括经开区、临空经济区、天河潭、大学城等若干园区。

■产业发展规划

承接中关村科技创新优势资源(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形成八大产业集群: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新材料产业集群、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生物产业集群、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集群、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航空航天产业集群,文化创意、新兴产业集群),结合贵阳市现有产业发展基础(新材料产业、装备制造产业、信息产业食品、医药产业、资源深加工产业),实施本地制造业升级、新兴产业培育、资源型产业转型等战略,构建以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为主的、辐射带动资源型产业精细加工的产业体系。

C、支撑体系规划

着力构建以综合交通、市政基础设施为重点的支撑体系建设,为园区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综合交通

构建集航空、铁路、公路、航运为一体的综合交通体系,支撑产业园区发展。

△航空:年吞吐量1550万人次的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二期已建成投用,预计2013年游客吞吐量可突破1000万人次;近期将实施建设贵阳机场三期扩建项目,包括新建第二跑道,扩建T2-B航站楼,下一步将继续实施第三飞行跑道及T3航站楼,建成后年吞吐量达到3500万人次。

△铁路:湘黔、川黔、贵昆、黔桂等铁路在贵阳交汇,贵广、沪昆、渝黔、成贵等高速铁路正在加速规划建设,届时将形成贵阳至成都、昆明、长沙2,至武汉3,至广州、西安等地4,至郑州5,至上海等地6,至北京7的“快速铁路交通圈”,贵阳正迎来高铁时代。同时将全面建成市域“一环、一射、两联线”快速铁路网。

△公路:全面实施国家、贵州高速公路网规划,到2015年贵州将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届时贵阳将新增贵黔、贵惠、贵瓮等9条高速公路,形成联结省内外的高速公路网。

■市政基础设施

△供水设施:规划设置大、中、小型供水水厂共26座,其中现状为11座,规划新增15座。

△排水设施:规划设置大、中、小型污水处理厂共22座,其中现状4座,规划新增18座。

△电力规划:设置500KV变电站7座,其中现状为4座,规划新增3座;规划设置220KV变电站30座,其中现状8座,规划新增22座;规划110KV变电站共60座。

△燃气规划:依托贵阳北、南门站建设贵阳天然气高压环网,并建设10座高中压调压站,同时建设修文、息烽、开阳支线,并分别设置1座高中压调压站。

D、各园区规划概述

■科技创新城

△以老城区、观山湖区、高新区核心区为重点,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以打造贵州省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和国家对外开放的试验示范窗口。

△老城区CDB:植入金融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功能,吸引各类金融机构的集聚发展,增强现代服务业的辐射服务能力;

△火车北站TBD:重点发展信息服务、贸易、会计、咨询等现代服务业,构建区域性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和生产性服务业基地;

△贵州科学城:建设科研中试基地、专业技术交易中心和企业孵化创业中心。

■高新区

高新区重点打造以新材料、装备制造、信息技术、节能环保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和科技金融、科技研发等生产性服务业为主的产业集聚区。

2017年建设用地为27平方公里;远景建设用地为65平方公里。

■经开区

经开区以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汽车制造、节能环保产业等现代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产业集聚区。

2017年建设用地为45平方公里;远景建设用地为55平方公里。

■临空经济区

临空经济区以航空运输、临空服务、临空保税、电子商务物流等高端服务业和电子信息等高技术产业为主的产业集聚区。

2017年建设用地为8平方公里;远景建设用地为18平方公里。

■天河潭园

天河潭以科技研发、旅游服务、文化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产业园。远景建设用地为65平方公里。

■大学科技园

以教育科研、科技服务、创意产业、研发孵化、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为主产业园。

2017年建设用地为5平方公里(其余10平方公里建设用地位于贵安新区);远景建设用地为20平方公里(其余35平方公里建设用地位于贵安新区)。

■新天园

以信息产业、生物医药、特色食品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旅游服务、文化娱乐等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产业园。

2017年建设用地为8平方公里;远景建设用地16平方公里。

■综合保税区(都拉)

以综合物流、商贸物流等现代服务业以及电子信息产业为主的产业园。

2017年建设用地为6平方公里;远景建设用地为9平方公里。

■清镇园

以煤电铝、煤电化资源型精细加工产业为主的产业园。2017年建设用地为10平方公里;远景建设用地为25平方公里。

■修文园

以生物制药、钢铁、橡胶制造业等为主的现代制造业产业园。2017年建设用地为16平方公里;远景建设用地为35平方公里。

■息烽园

以煤电磷等资源型精细加工产业为主的产业园。发展规模:2017年建设用地为18平方公里;远景建设用地为27平方公里。

■开阳园

以煤电磷、煤电化等资源型精细加工产业为主的产业园。2017年建设用地为15平方公里;远景建设用地为25平方公里。

 

责任编辑/chenyan.gy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微信扫码打开

房天下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