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贵阳二手房>贵阳教育房>实验小学

实验小学[ 小学|市重点|公立 ]

  • 学校地址:贵阳市云岩区中华北路342号
  • 学校特色:双语
  • 学校电话:0851-6854046
  • 招生简章
学校介绍

贵州省贵阳市实验小学位于贵州省人民政府大门前,始建于1925年,原校址位于忠烈路,为“贵州省立女子师范附属小学”, 1950年贵州省人民政府接管,更名为“贵州省立第一小学”,1952年迁址于中华北路342号,更名为“贵阳市实验小学”,1954年迁址于贵阳市中华北路,是贵州省首批重点小学,省级实验性示范学校,贵阳市规模最大、最热点的学校。2009年7月,为了扩大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在云岩区教育局党委的安排下,将位于永新巷2号的江西村小学合并; 2011年7月,又合并了较薄弱的贵乌路小学;2012年9月1号新成立了实验小学保利云山分校。目前学校现为一校四区,共有81个教学班,4287名学生,教师190余人。学校占地面积共30246平方米(总校23646平方米、分校6600平方米),教育教学设施齐全,有生态室、音乐厅、美术室、国学室、多媒体厅、教师书社、学生图书阅览室等专用教室、多功能阶梯教室、风雨操场和室外运动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面对这新形势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校确立了“实施文化润校,促进内涵发展”的办学思路,确定把“生态教育”作为主题办学思想。其核心价值理念为:尊重规律、崇尚和谐。即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学生和谐发展。我校以育人为本进行了 “生态校园”文化建设,将校园主题文化设置为践行办学理念的载体和平台;将校园环境文化设置为校园文化的生态环境;将制度文化设置为建设校园生态文化的内在机制。我校从教育规律中构建了生态课堂,让心与心自然和谐地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在人性美的感动中受到教育,让心灵在爱的抚育中得到升华。形成了“生态课堂”、“文化校园”、“书香校园”的教育教学特色。力求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入推进了新课程改革,学校以优质的教育教学成效赢得了社会和家长的高度赞誉。办学八十多年来,学校培养了大批优秀毕业生,在各级各类教育、教学活动中多次获奖,为全省基础教育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贵州省贵阳市实验小学位于贵州省人民政府大门前,始建于1925年,原校址位于忠烈路,为“贵州省立女子师范附属小学”, 1950年贵州省人民政府接管,更名为“贵州省立第一小学”,1952年迁址于中华北路342号,更名为“贵阳市实验小学”,1954年迁址于贵阳市中华北路,是贵州省首批重点小学,省级实验性示范学校,贵阳市规模最大、最热点的学校。2009年7月,为了扩大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在云岩区教育局党委的安排下,将位于永新巷2号的江西村小学合并; 2011年7月,又合并了较薄弱的贵乌路小学;2012年9月1号新成立了实验小学保利云山分校。目前学校现为一校四区,共有81个教学班,4287名学生,教师190余人。学校占地面积共30246平方米(总校23646平方米、分校6600平方米),教育教学设施齐全,有生态室、音乐厅、美术室、国学室、多媒体厅、教师书社、学生图书阅览室等专用教室、多功能阶梯教室、风雨操场和室外运动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面对这新形势带来的机遇和

[显示全部]
招生范围

① 北京路58号(包括新建电梯楼);② 中华北路315、317、319、321、323、325、327号、342号(新建楼1、2、3)、344号、346号1—21栋;③ 市北路1—111号(单)、2—62号(双);④ 北京路:9段(北京路、北新区路)、13段(北京路);⑤ 环北:1段(环城北路)、2段(吉安巷、古田巷、江西巷)、3段(北新区路、北新巷)、4段(城基路、城基巷)、8段(环城北路、永乐路菜园巷)

入学条件

具有云岩区常住户籍的适龄儿童、少年,需持户口簿、房屋产权证或房屋产权有效证件、社区下发的入学通知书(小学)、小学义务教育证书或小学毕业证明(初一)等相关证件和证明,在规定时间到教育局划定的片区学校即可办理入学报名手续。 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适龄儿童、少年,需持户口簿、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本人在云岩区实际住所居住证明、IC卡居住证等相关证件和证明,在规定时间内到居住证地址相对就近并有空余学位的学校咨询和报名。 属寄搭户口、空挂户口的适龄儿童和小学毕业生,须按规定回到监护人实际居住地按户籍管理规定重新进行户籍登记,凭重新登记的户口到户籍所属地片区学校报名注册。 此外,云岩区教育局规定,新建居民区配建公办学校的业主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其法定监护人必须将入学儿童(少年)的户口迁入就读学校所属户籍地,小学新生入学须提供户口簿、房屋产权证或房屋产权有效证件、社区下发的入学通知书、预防接种证、保健手册等相关材料。初中新生入学须提供户口簿、房屋产权证或房屋产权有效证件、小学毕业证明等方可到学校报名。

免责声明:入学情况仅凭历史经验总结,在此不承诺升学事宜。购买房屋时,请谨慎核查。